全国空降app下载安装_职校400元随叫随到是什么,凤凰楼信息免费茶楼茶楼,全国空降同城服务88元

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.jpg
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.jpg

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

投稿:jswmw@jschina.com.cn

江苏文明网 > 淮安 > 正文
寻找抗日战争中的“新安旅”|他们人小志大把团组 把民族大任挑在肩
2025-04-23 14:19:00  来源:淮安发布  

“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,那里有森林煤矿,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……”4月7日,在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的家中,97岁老人宋文明唱起了当年在新安学校(现淮安市新安小学)学到的抗战歌曲《松花江上》。

伴随着歌声,宋文明的思绪又回到了当年?!按蟮断蚬碜用堑耐飞峡橙?!”宋文明说,新安学校跟当时别的学校不一样,不仅教授文化知识,更注重劳动和文艺教育。“尤其是跟抗日有关的文艺作品,我们不仅学习,还自编自演话剧。”宋文明至今记得,他参加了一部“抵制日货”的话剧,在剧中饰演孩子一角。宋文明说,1935年,自己7岁的时候入学新安学校。新安旅行团出发的时候,他还参加了送行。

14岁的朱家豪在一旁听得十分认真。在来到宋文明家中之前,在淮安市新安小学老师徐颖的带领下,朱家豪参观了新安小学旧址,了解了新安小学和新安旅行团的历史。徐颖告诉朱家豪,1929年6月,学校在莲花街新安会馆建校,由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创办,李友梅、吴辅仁、蓝九盛三人筹建。其中,李友梅是中共地下党员。一些隐蔽战线上的革命后代和烈士遗孤也被送到了学校,新四军副军长项英的女儿项苏云、湖南籍革命烈士王英姿的儿子左义华(后改名为左林)成为学校的“基本学生”。

“新安旅行团从淮安走向全国,宣传党的主张,唤起民众抗日救亡。在此过程中,学校也在桂林甲山乡致和村、涟水长浦河重建复校?!毙煊彼?。

1943年秋,新安小学在涟水长浦河复校,通过开展扫盲工作发动儿童团员。图为校长汪达之(左四)和部分团员在学校前合影。“老师,我是涟水人,2021年我们南集中心小学还组织寻访过长浦河,并且谱写了淮剧《新旅在南集》,我还会唱呢!”朱家豪说。

“当年一群小少年,立志报国雪国冤。他们人小志大把团组,把民族大任挑在肩。没有亲人来陪伴,走南闯北十七年。二十二省走个遍,一路宣传来动员……”《新旅在南集》不仅在新安小学旧址唱响,也在教室里传唱。

朱家豪的班主任陆昆告诉记者,正是因为参与《新旅在南集》的演出,戏曲的种子在朱家豪的心中种下。如今,朱家豪已是淮安文化艺术学?;淳绫硌葑ㄒ档囊幻?斡啵沟逼鹆恕靶∠壬?,教同学学唱《新旅在南集》选段。

唱腔老师马广超看到“小先生”朱家豪十分欣慰?!拔颐怯幸桓鼍淝拷凶鳌缎侣谜礁琛?,从我参加工作开始,就口口相传、脍炙人口?!痹诮淌依?,马广超给学生们表演了《新旅战歌》选段。

“共产党呼吁全国抗强(日)寇(?。跃确榛鹑妓姆?,唤起四亿人,齐心来救亡,三五年十月,新旅团旗扬……”实际上,这样的经典曲目,不仅在专业课上传唱,更在淮安的票友中广受欢迎。如果你有心,走进淮安区,在漕运广场、新世纪广场,一定能听到这动人的旋律。文艺,不仅是武器,更是一颗颗种子,在历史的长河里开花、结果,也在一代代人中传承、发扬。

责编:秦春凤
上一篇
下一篇
听新闻
放大镜
点我回到页面顶部